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破解学生职业发展中的认知壁垒,数字经管学院于近日正式推出“以劳健心——职业影子计划”职业体验项目。该活动聚焦23级即将步入实习阶段的学生群体,通过组织其深入基层岗位开展沉浸式实践,引导学生在真实劳动场景中领悟职业价值内核,重塑生涯规划视角。5月14日,宝福路校区首批23级学生化身快递员、驿站管理员、宿管员等基层工作者,在沉浸式职业体验中完成了一堂“行走的职业生涯课”。



“原来分快递比做题还难!”
“分拣快递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要考虑路线规划,还要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真的挺锻炼人的!”参与活动的桂同学跟着快递师傅忙活了一下午,满头大汗却直呼“学到了”。她需要快速记住不同区域的包裹编号,还要处理破损件、联系收件人,稍不留神就会手忙脚乱。
而在宿舍楼里“实习”的李同学,跟着宿管阿姨巡查时发现,这份工作远不只是“开门关门”。“报修灯泡、调解同学矛盾、检查消防设备……阿姨就像宿舍楼的‘大管家’,没点耐心和责任感真干不来。”她感慨道。
打破“滤镜”:工作没有想象中简单
许多同学坦言,以前对某些职业存在“想当然”的误解。比如驿站管理员的工作,有人以为只是“扫扫码、发发包裹”,但实际体验后发现,高峰期要同时应对几十个取件请求,还得熟练操作管理系统、整理库存,连喝水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以前总觉得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低’,但真正上手才发现,每一行都有自己的门道。”一位学生在观察报告里写道,“劳动的价值不在于岗位名称,而在于你是否能踏踏实实解决问题。”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不仅对宿管、快递驿站等职业有了全新的认知,更在劳动中深刻感悟到其深层价值与意义。
戴上手套分快递、拿着钥匙串巡楼、站在驿站柜台前应对催促……这堂“汗津津”的实践课,或许比书本更能让人读懂生活。职业选择从来不是纸上谈兵,弯下腰、沉下心,答案可能就在劳动的细节里。相信此次活动将成为同学们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借劳动这把钥匙,更好地探索职业兴趣,明确发展路径,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何睦 图:何睦 桂静雨(学生) 编辑:袁甜 初审:杨涛 终审:刘娟